隨著led照明產品價格快速下降 ,逐步邁向甜蜜點 ,臺灣地區各市調單位近期頻頻看好明年LED照明的增長性 ,預料將為LED產業及臺廠帶來新的增長動能 。
目前 ,發光樹燈照明企業經常采用的電商模式 ,大部分是進入天貓之類的綜合性電商平臺以及家居類 、優質LED路燈燈具類的專業電商平臺 ,只有小部分企業依靠自建網上商城進行銷售 。對于尚未大規模進入大眾流通市場 ,仍征戰于工程渠道的發光樹燈照明產品來說 ,基于渠道革新的需求 ,電子商務模式也已不斷被提及 ,而如何考量電子商務這一新型渠道,討論仍在繼續 。
led照明對于國內LED企業來說 ,電子商務模式尚處于摸索階段 。LED照明是新興行業 ,其行業特性較強,可借鑒的經驗少 ,目前沒有可行的渠道招商章程可遵循 。很多消費者對于優質LED路燈燈具也缺乏足夠的認知度,這就直接導致很多經銷商缺乏信心 。現階段 ,LED照明產品種類比較少 ,還不足以撐起店面,消費者購買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選擇 ,這也是很多LED品牌遲遲沒有專賣店的主要原因 ,即使是在LED照明企業主要選擇的淘寶這家國內電商平臺上 。
一是國內市場缺少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企業。知名度和信任度簡單來說就是品牌 。但品牌不只是指產品品牌 ,也指行業品牌。目前國內大眾對LED品牌的認識處于起步期 ,普遍還沒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。而從廣告學的角度來看 ,LED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生事物,是較難一下達到被大眾認知的 。
二是led照明產品的目標客戶尚難明晰 。對于任何企業來說 ,重要的是對目標客戶的定位 。led照明目前多數產品的直接客戶是B(Business)而不是C(Customer) ,因為LED照明產品還未真正普及 。在這種情況下 ,led照明企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 ,如何在國家淘汰白熾燈這個利好政策的推動下 ,將產品品質及品牌口碑提升 。
三是led照明產品的定價權歸屬問題尚待明晰 。雖然這個問題并不涉及LED行業是否可以依賴電子商務平臺 ,而是關系到LED行業的電子商務是否可以做好 。試問面對產品價格體系的混亂 ,消費者如何抉擇 ?而這正是工業品企業與消費品企業的區別 。在線銷售的LED產品定價權誰來掌控 ?如何定價?這是LED行業發展電子商務有待完善的地方。